ESG的要義在于堅持
對于ESG支持者來說,以上這些雜音其實并不可怕,因為很多都是來自實踐者和市場第一線的聲音,有非常好參考作用。
然而,ESG很多的價值并不是能夠立竿見影看到的,而是要用長遠的看待問題。所以上述這些對ESG的批評聲音顯然是犯了“不能用發(fā)展眼光看ESG”的錯誤。
我認為,在世界經濟面臨危機的今天,ESG的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。
首先,ESG的很多成績并不能完全站在公司立場去衡量,如果以是否對所有老百姓有利來看,公司的任何社會責任努力都可能對某一領域產生一定的改善作用。這些都是公司無法直接看到或者去衡量的。
其次,ESG評估的科學性一直在進步。主流評級機構一直都在努力采用更加合理的打分系統(tǒng)來充分衡量企業(yè)或者機構方方面面的成績。隨著各國監(jiān)管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統(tǒng)計量化方法論的不斷升級,我們應該相信未來的ESG評級要好于目前的衡量。
其實,近些年來ESG在全世界發(fā)展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。
ESG在網絡輿論上的聲量一直在穩(wěn)步增加。自2019年以來,美國互聯網上對ESG的搜索量增長了五倍。
在“雙碳”的大背景下,不僅是能源企業(yè)、高耗能企業(yè),每一家企業(yè)的環(huán)境責任都在被更加擺在首要的位置。據中國上市公司協(xié)會數據顯示,有超過1400家上市企業(yè)在2021年報中披露了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或ESG報告,ESG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(yè)的共識。
ESG的這種主流趨勢化代表人們越來越看重企業(yè)經營到底會對外部施加怎樣的影響。這使得他們對企業(yè)的總體價值有了新的標準,其中包含了更多社會貢獻這類非財務效益的維度。
近年來,在不同行業(yè)、不同地區(qū)和不同的公司中,各類型的組織一直在為改善ESG分配更多資源。資料顯示,超過90%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現在以某種形式發(fā)布ESG報告,大約70%的羅素1000指數公司也是如此。越來越多國家的監(jiān)管層正要求強制性的定期ESG報告。
在投資方面,ESG的地位上升也是顯而易見的。據麥肯錫,全世界流入可持續(xù)主題基金的資金從2018年的50億美元上升到2020年的500多億美元,繼而又在2021年達到近700億美元。這些基金在2022年第一季度獲得了870億美元的凈新資金,并在第二季度繼續(xù)獲得330億美元。
據大摩的一份研報,2022年第二季度,全球可持續(xù)資產總值約為2.5萬億美元,這一數據比第一季度末的資產總值下降了13.3%,但橫向對比來看,還是要好于同期美國股市大盤14.6%的下降幅度。
從中國的ESG投資發(fā)展來看,目前國內ESG投資的主流仍集中于股票、
綠色債券、公募基金。據中國責任投資
論壇發(fā)布的《中國責任投資年度報告2021》顯示,按投資規(guī)模排序,我國
綠色信貸余額市場最大,達到14.7萬億元,
綠色債券次之,規(guī)模為16500億元。
2021年我國ESG公募基金市場規(guī)模達到近5500億元,成為普通個人通過投資參與ESG領域發(fā)展進程的最主要方式。據一財援引Wind的數據,截至2022年6月30日,ESG投資基金板塊共成立261只ESG公募基金,基金規(guī)模合計超過3600億元,其中規(guī)模超過10億元的產品有89只,占比34.1%;規(guī)模超過5億元的產品有121只,占比46.4%。
結語
展望未來,我們理應對ESG保持足夠的堅持。在全球經濟面臨危機的大背景下,除了采取貨幣、財政等措施避免經濟陷入衰退以外,ESG的重大作用理應被更多人所認識。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為公益類網站,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