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中國的低碳轉型,要充分認識到碳市場的關鍵作用。在減排機制中,碳市場被廣泛視為最優(yōu)的選擇,通過市場化手段形成有效的碳價格信號,進而引導各方有序高效地參與低碳轉型。
本文@內(nèi)/容/來/自:中-國-碳^排-放-交易&*網(wǎng)-tan pai fang . com
如果比較碳稅與碳市場,碳稅的稅率由政府制定,碳市場的價格由市場主體博弈得到,價格的形成更有效率;而且相比碳市場,碳稅對低碳技術不能提供正向的激勵。因此,在低碳轉型中,碳市場應該發(fā)揮主要的作用,碳稅與碳市場結合使用的話,碳稅的稅率也要參照碳市場的價格來制定。 本+文+內(nèi)/容/來/自:中-國-碳-排-放(交—易^網(wǎng)-tan pai fang . com
此外,碳市場可以較好地解決減排融資問題。由于公共資金現(xiàn)在普遍比較拮據(jù),全球都在思考如何將更多的私人資金引入低碳發(fā)展領域。碳市場的重要功能就是能解決減排融資問題,而且這是一種長期可持續(xù)的方式。經(jīng)過所有參與方的博弈,碳價格集中體現(xiàn)了產(chǎn)出增長、排放配額和技術進步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。在價格信號的引導下,企業(yè)自主選擇主動減排或購買排放權配額。 本/文-內(nèi)/容/來/自:中-國-碳-排-放-網(wǎng)-tan pai fang . com
碳減排融資包括企業(yè)自己搞碳減排的融資問題以及對低碳技術的融資問題。第一個問題通過碳配額交易就可以完成,出售者拿走這部分錢去進行減排改造,少排放一些,購買者則花錢購買更多排放的權利。對低碳技術的融資問題,碳交易的價格對于投資者來說就是低碳技術的市場價值,會促使私人投資增加,從而刺激低碳技術的研發(fā)和市場化,包括新能源、碳捕獲和碳沉降、煤的清潔燃燒技術等。
中國已經(jīng)建立全國統(tǒng)一的碳市場,但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功能完備、發(fā)揮良好資源配置作用的碳市場。具體體現(xiàn)在:
一是碳價不高。全國性碳市場運行至今,碳價一直穩(wěn)定在每噸50-60元人民幣(從價格波動來看,除全國性碳市場上線初期引發(fā)短期的價格波動外,只在履約季市場價格明顯抬升,其余時間價格波動很?。J澜玢y行做過一項估計,要想達到2攝氏度的溫控目標,碳定價應達到40至80美元每噸。 本@文$內(nèi).容.來.自:中`國`碳`排*放^交*易^網(wǎng) t a np ai fan g.c om
二是交易活躍度不足。從全國性碳市場運行一年的表現(xiàn)來看,約80%的交易發(fā)生在履約期最后一個月,合計成交量不到2億噸,不到歐盟碳市場一年交易量的1/40。 內(nèi).容.來.自:中`國`碳#排*放*交*易^網(wǎng) t a np ai f an g.com
三是碳價尚未形成廣泛影響力。有效的碳價可為全體投資者提供資產(chǎn)配置與風險管理的價格信號。但目前來看,碳市場主要發(fā)揮配額調(diào)劑功能,金融定價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功能尚未完全發(fā)揮。